新起点 新征程——广东省乒乓球协会裁判委员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首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5-03-20 协会新闻

3月8日,广东省乒乓球协会新一届裁判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以“感恩、传承、革新、担当”为主题,系统总结裁委会发展经验,深入剖析当前问题短板,并围绕裁判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目标,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省乒协副秘书长王晓光莅临指导,裁委会主任冯政主持会议,副主任裴伟民、邢江旭、胡庆光、王亮等出席会议,围绕省乒协裁判队伍建设展开深入交流,共同商讨新一届裁委会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致力于推动广东乒乓球裁判事业迈向新高度。



传承历史根基,夯实队伍建设成果

会议伊始,大家回顾了省乒协裁判发展沿革和队伍建设历程。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广东省已成功打造出一支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年龄结构合理的裁判队伍。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以上裁判员70多名,一级裁判员1300余名,他们分布在全省 21个地市,为全省各类各级乒乓球赛事的顺利举办以及本省乒乓球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坚实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由广东省培养的数名国际级裁判长及国际蓝牌裁判员,多次在奥运会、亚运会、世乒赛等国际顶级大赛中担任裁判长与裁判员,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广东裁判员的风采。这些斐然成绩的背后是多方的共同付出。省乒协领导在政策扶持、资源调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老一辈裁判员凭借丰富经验,不辞辛劳地培养新人、传承技能;历届裁委会同仁更是秉持高度责任感,履职尽责、无私奉献,在赛事组织、裁判培训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直面发展瓶颈,破解机制难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国际裁判和国际蓝牌裁判数量相对偏少,至今尚无金牌裁判,在国际高端裁判领域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地区分布来看,仅5个地市拥有国际级裁判员,超40%的地市尚无国家级裁判员,裁判员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部分地区赛事水平的提升及乒乓球事业的均衡发展。此外,部分地市的裁判培训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体系,导致新裁判员成长缓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赛事需求。


锚定五年目标,构建创新体系

针对未来五年发展,会议确立了“三步走”战略:首先,实施“扩蓝冲金裁判培育计划”,凭借大湾区发展战略地位,加强与上级机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实践机会,协助有实力、有冲劲的国家级和国际级裁判晋升到蓝牌和金牌裁判队伍之列。其次,建立“大数据+动态评估”的裁判员选派和推荐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赛事需求为导向,综合考量裁判员的业务能力、执裁经验和职业道德,为各类赛事选派最优秀的裁判员,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最后,针对裁判员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制定帮扶计划,加强对裁判员资源薄弱地市的支持,通过举办培训、开展交流等方式,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最后,会议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裁判队伍整体素质、优化裁判员资源布局为核心目标,不断强化裁判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裁判队伍,推动广东乒乓球裁判事业高质量发展。